最近,“现实与传奇:王安忆、余华对谈”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
据说,活动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起全校轰动。
有人跑去行政楼连夜排队,有人为此建了“余华老师追星失败群”,有人发现票价在某网站炒到了一万。
主办方更是紧急更换大场地,并安排线上直播,线上观看共计一百多万人次。
新媒体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对写作者提出新的挑战,各种文学问题一直被社会讨论。
直到ChatGPT4.0面世,很多人更为大胆预判,未来最可能被替代的职业一定少不了文学写作。
本次对谈,两位文坛顶流也不可避免被问到了人工智能与小说创作。
王安忆的一个疑惑是,人工智能通过搜索组合大量文字资料进行的模式化写作是否涉及抄袭?
她谈到了AlphaGo与围棋选手对战的例子,人工智能可以和人有交集,与人邂逅。
但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围棋爱好者们也失去了复盘的乐趣。
“人工智能能够写作,那我们干什么?我想了一下还是写作,我们能从写作本身获得的乐趣无法取代。更何况生活有时候是不按常理出牌的。”
早在2017年,俞敏洪对人工智能也有相同的看法:
未来人类在这种重复性智力劳动上想要跟机器人去竞争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这件事情并不会减少人类的乐趣。
未来人类也不会与机器人进行围棋大赛,因为人类是不能战胜机器的,但人和人依然会下围棋。
机器的聪明并不能够减少人与人之间围棋竞争的激励性和乐趣。
人类创造的比赛性活动、运动型活动,即使人类永远战胜不了机器,但人与人之间互相竞争这件事情依然会一如既往有乐趣。
“生活不是按常理出牌的。”余华对此表达了赞同,“这是我们打败人工智能的武器。”
他表示自己曾经用国内的人工智能搜索过“文学是什么?”“文学有什么意义?”两个问题,但页面均显示搜索出现故障,无法加载。
他说:
“这个故障反而说明这两个问题本身是无法准确回答的,我的理解是,ChatGPT要写小说的话,大概能写出中庸而非个性的小说,也许它能写得看似完美,但本质还是平庸。”
在他看来,文学作品的优点和缺点是并存的,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是有败笔的。
“人脑总是要犯点错的,这也是可贵之处。当ChatGPT接近完美、没有缺点时,也就没有了优点;它对我和王安忆来说,起码是构不成威胁的。”
余华也认为技术高度迭代的时代,时髦新奇的东西未必长久,反而笨拙的、朴素的东西,更可能持久且不会被取代。
有时,缺失的遗憾也是一种美。
如同维纳斯的断臂,面对这残缺的双臂,人们不禁扼腕叹息,甚至流泪伤心。
几百年来,尽管对断臂的修复方案很多,但没有一个复原方案能令人满意。
即使不完美,可是那份残缺,却激发这人们无尽的想象。
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去填补这份残缺的空白,恐怕就是断臂所带来的残缺之美。
也如同日本“丧文学鼻祖”太宰治,在他的一生中,仿佛只有死是完成了的。
其他一切,包括他的作品《goodbye》,其实都是未完成的。
他始终认为自己负罪,因而只有死才能赎罪,他希望自己的死能实现永恒。
所以《goodbye》尽管是一部残作,却被看作是“永远的未完——”
人类有一个重大的能力,就是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判断,获得独到的思想意识的能力,这是人工智能所不能达到的。
那么,我们靠什么途径来学习?
答案是读书。
在《学习的密码》这本书中讲到,读书就是获取知识最方便的方法,通过读书我们能满足求知欲,探索更远的未来。
推荐来校友图书馆借阅好书,这是基于互联网建立的一座电子书公共图书馆。
目前馆藏书籍达到1万3千余册,书籍由先进校友捐赠,同时向全国民众开放免费借阅。
通过多读书、读好书,充盈内心,丰富自己。
只有做个一直在学习路上的人,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